• 庄和闲



  • 新闻资讯
    新闻资讯
    分享行业及公司新动向

    智慧城市“大跃进”是喜是忧?盘点2016智慧城市十大事记!

    作者: 庄和闲科技

    来源: 物联网智库

    发布时间:2016-12-28 00:00

    浏览量:

        纵观2016我国智慧城市的发展,可谓在螺旋中上升 ,曲折中前进 。虽然距离2008年IBM提出智慧城市的概念、以及我国政府发布相关政策已有八个年头,然而受制于庞大的人口基数和城市化进程 、各地区参差不齐的发展水平 ,我国的智慧城市建设推进过程中仍遇到了诸多可预判和不可预判的困难 。亦与困难并蒂生出许多非凡的成就,诞生了一批突出的、可借鉴、可复制的智慧城市应用样本和建设标杆 。
        于是在临近2016年年终之际,物联网智库联合特斯联将本年度我国智慧城市建设的喜和忧归纳总结 ,以期为这一领域的各路玩家提供有价值的参考和借鉴 。
        首先,顺应我国智慧城市建设节节攀升的乐观形势,庄和闲先天下之乐而乐,先来盘点下荣膺2016最具影响力的“红榜”大事记。
    入选本榜最大的原则就是:影响力 。具体体现在四个方面:
        首先,政府的大力支持是智慧城市顺利推进的核心基础之一,今年各级政府也出台了不少相关支持政策 ,取得了一定的成果 ,庄和闲选择对智慧城市建设具有全局性 、方向性影响的政策和成果;
        第二,提名的相关城市或企业在所属领域有较高的业内认同度,所建项目在同类项目中有明显的示范性应用或创新优势;
        第三,智慧城市的建设至今,除了通用性的大型项目之外,“小处着眼”的落地也是亮点,尤其是企业以市场化的手段自发推进的典型落地项目 ;
        第四,智慧城市是大量技术和解决方案的融合 ,一些重大的基础性技术的突破给智慧城市很多领域的进展提供了关键支撑。
        TOP1国务院《意见》:2020建成一批特色智慧城市
        中共中央 、国务院于上半年印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城市规划建设管理工作的若干意见》,明确了城市规划建设管理工作的指导思想、总体目标和基本原则,并从七个方面提出了重点任务:强化城市规划工作、塑造城市特色风貌、提升城市建筑水平 、推进节能城市建设 、完善城市公共服务、营造城市宜居环境 、创新城市治理方式。最为关键的是指出到2020年,建成一批特色鲜明的智慧城市。
        国务院颁发此《意见》的初衷是为我国智慧城市建设指引方向,提前总结“教训” ,防止在建设过程中“误入歧途”。国务院吸取了在过去几年中、各地的智慧城市实施过程中曾出现过的突出问题,如:城市规划前瞻性 、严肃性、强制性和公开性不够 ,城市建筑贪大、媚洋 、求怪等乱象丛生 ,特色缺失 ,文化传承堪忧;城市建设盲目追求规模扩张,节约集约程度不高  ;公共产品和服务供给不足 ,交通拥堵等“城市病”蔓延加重。
        该《意见》在一定程度上替我国各地政府和企业“思想开源”,提供了新的可行性尝试思路。并进一步强调了创新 、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重申了民生 、绿色、文化等智慧城市关键词 。
        TOP2智慧银川成全国样本
        智慧城市落地推进中 ,已形成不少阶段性成果 ,,其中银川智慧城市在我国和世界范围内都有着不俗的影响力。
        作为全国以城市为单位进行顶层设计的智慧城市样本,智慧银川3.0基于智慧政务 、智慧交通、智慧环保等10大重点领域13个模块的智慧城市建设 ,为众多城市走向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提供借鉴——“智慧银川”的关键,是“一图一网一云”的架构。
        一图,是敏锐的五官 ,通过部署各类物联网感知终端 ,结合全景真三维地图 ,对城市各要素进行空间节点定位;一网,是强健的神经,8000G的城市光网络让数据通行无阻 ;一云,则是大数据中心云平台,是整个城市的“大脑”,对数据进行存储和挖掘分析,让数据产生价值 。
        银川样本的建成得益于基础设施智能化 、公共服务便利化 、城市管理精细化,另外,“一图一网一云”的架构也体现了物联网技术融入智慧城市建设而释放出的巨大活力。各类传感器的部署为智慧城市提供了可靠数据和信息来源,健全的网络通信为数据和信息的传输提供可靠支撑,而云端的计算与处理才能真正挖掘大数据背后的意义,使惠及民生的智慧项目落地。智慧银川打破了行业壁垒,激活了更多可连接的资源 ,催生许多交叉产业 、新产业 ,是我国第一个完备的 、统一规划部署的智慧城市样本。
        TOP3中国住建部在世界智慧城市大会上获奖
        第六届世界智慧城市大会16日晚间在西班牙东北部城市巴塞罗那举行年度颁奖典礼 。中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因注重推动智能、绿色、低碳、人文的新型城镇化发展获大会荣誉奖 。
        我国住建部在国际舞台斩获奖项对于国内智慧城市建设是一针强心剂 ,也是对住建部近年来工作的高度肯定,如提出了“海绵城市”,充分考量城市区位 、自然地理、经济现状和水生态等基本特征进行合理规划,对于城镇野蛮改造进行了有力的遏制,对于传承城市历史文脉 ,提升城市品质,塑造风貌特色,保护历史文化遗产起到了决定性作用 。在智慧城市分工上 ,住建部长期坚持因地制宜“一城一策”、考量费用投入和产出比 、地区指标设定灵活等原则 ,负责我国智慧城市相关项目的试点考察和批准工作。此次荣获国际嘉奖,也说明住建部在我国智慧城市的发展愿景中的推动作用 。
        另一方面也说明,中国的智慧城市建设已经引起国际瞩目,在某些优势领域,我国已有成熟的落地样本值得拿到国际层面观摩,以供借鉴  ,并且能代表中国智慧城市的发展特色。
        TOP4 智能照明成为传统行业与物联网融合的典范
        照明作为从家居到城市基础设施建设都需要部署的一个版块 ,因其强刚需和易改造的特性,成为了首个传统企业大规模拥抱物联网技术的切入板块 。今年 ,国内外许多巨头都在照明领域有所布局,如欧普照明联手华为、飞利浦联手沃达丰 、飞利浦联手小米进行智能照明跨界布局,而欧司朗 、雷士照明、鸿雁电器等传统照明企业也纷纷寻求智能照明的变革 。在此领域 ,最有代表性的当属我国通信行业的双雄华为和中兴在智能照明领域的探索。
    今年年中 ,华为发布首个照明物联网解决方案 ,该方案将城市照明路灯统一接入物联网络,基于GIS进行可视化管理,管理者可清楚了解每一盏路灯的状态信息,可对其开关状态、照明亮度进行精准控制 ,真正实现按需照明,节能效率的测量值高达80%。
        而在此之前,中兴也已经盯上了智慧城市建设中势头较强的两环——智慧交通和城市照明 ,并迅速响应 ,部署落地“BluePillar”智慧路灯方案。该方案实现了一个传统的路灯杆,既是4G/5G基站,也是电动汽车充电桩 ,同时可采集气象、环境 、交通 、安防等城市综合信息 ,大屏幕户外型LED屏幕还可提供便民信息及用于广告运营。
        大量照明巨头和科技企业同时发力智慧照明领域背后的必然原因在哪里呢?笔者认为,智能照明的大多玩家选择从C端切入,因为改造难度较低,然而现阶段 ,真正智慧照明场景的深层刚需和更高利润却在B端,于是各照明和科技巨头齐齐布局城市路灯照明并提出革新性的解决方案,一方面是一个相对率先落地的智慧城市解决方案 ,另一方面也是看中了智慧路灯、商业照明在城市建设中巨大应用潜力和市场体量 。
        TOP5卫星上天 :进一步完善智慧城市通信系统
        从移动互联网时代到物联网时代,智慧城市建设对于不同类型的通信场景、通信方式有更高的要求 ,如灵敏性、保密性等,对我国现有的通信方式和通信系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于是加强通讯卫星的全方位部署是必不可少的一步。其中包括 :
        全球首颗量子卫星“墨子号”发射,将在世界上首次实现卫星和地面之间的量子通信,构建一个天地一体化的量子保密通信体系 。
        北斗卫星启动“厘米级”定位系统建设工作:“夔龙系统”通过计算从全球多达300个以上的多系统卫星导航参考站所获取的观测数据,对定位精度影响较大的轨道误差、时钟误差等参数进行精密修正 。
        中国组建全球宽带卫星通信系统迈出“第一步” :中国计划用4颗地球同步静止轨道的高通量宽带卫星和地面网络系统组成“全球宽带卫星通信系统”,首发星亚太6D宽带通信卫星已启动。
        以及 ,未来我国将建全球低轨卫星通信系统:“鸿雁星座”通信系统由60颗卫星组成,将在2020年组网完毕,届时将具有全天候、全时段及在复杂地形条件下的实时双向通信能力。
        通过以上卫星群的共同部署,将逐渐补齐我国智慧城市在各个子领域应用同质化通信方式的短板。多样化频段、多样化适用场景的网络选择将为不同行业依据自身需求“定制”通信解决方案提供可能 。
        在这些领域里,中国要建成完全自主可控的卫星通信体系,在逐渐追赶国际先行者的过程中,已经取得了不俗的成就 ,甚至某些领域反超。这些空 、天、地一体化的基础技术的进步,成为智慧城市基础支撑技术 。

        TOP6智慧小镇崛起:为智慧城市探路
        而在当前新型城镇化加速的情况下,小而美的特色小镇的智慧化建设,被认为是为智慧城市的探路。我国的智慧小镇自诞生以来就进入了“病毒式”传播模式,尤其在以旅游业为支撑的地区,开展智慧小镇有着独天得厚的优势。
        借助世界互联网大会的契机,乌镇成为一张智慧名片:从智慧旅游到智慧交通、全景区WiFi ,互联网医院正式运营 。更具备物联网创业氛围:创投公社、金融咖啡应运而生,互联网产业基金、投资基金蜂拥而入 。它将互联网与传统产业结合,对于中国广泛的三线城市转型升级具有极强的借鉴意义。
        在乌镇的带动下,全国特色小镇火速蔓延:特斯联打造的阳光100丽江雪山艺术小镇、以及杭州丁兰智慧小镇、武汉智慧小镇、川南能源互联网智慧小镇等也可圈可点。
        TOP7低功耗广域网络(LPWAN)开启万物互联新革命
        今年物联网领域最为热门的当属低功耗广域网络(LPWAN),包括6月份NB-IoT在3GPPG会议上核心标准冻结 ,给芯片 、模块、通信设备、运营商和应用厂商带来无限空间;LoRa产业链逐渐成熟,很多行业应用开始在国内落地,中国LoRa应用联盟成立推动共享式LoRa网络建设。这些网络技术的发展让大量此前无法联网的设备具备了联网的可能性。此外,Ingenu 、Sigfox等其他低功耗广域网络技术也开始跑马圈地。
        对于低功耗广域网络来说,其典型的功能在于“补齐物联网通信层的短板”。终端功耗、网络覆盖距离、网络容量、成本等各方面的优势决定了它是专用于物与物通信的最好方式 。当然,低功耗广域网络在智慧城市中有大量的应用场景 ,无线抄表 、智慧停车、市政资产管理、智慧照明 、智能建筑等在该技术的协助下更快速落地,可以说,低功耗广域网络也是补齐智慧城市网络基础设施中的一个短板 。
        从产业链来看 ,与物联网和智慧城市相关的所有大型企业均涉足低功耗广域网络,包括高通 、英特尔等芯片巨头 ,华为 、爱立信 、诺基亚等设备巨头,几乎所有的主流运营商,以及各行业领军企业都开展低功耗广域网络应用的而布局。可以预计 ,在2017-2018年将是低功耗广域网络快速部署、规模化落地的时间 ,智慧城市也因此受益。
        TOP8自下而上的力量:智慧社区连点成面
        作为智慧城市的缩影,智慧社区建设及运营已经热了三四年 。但无论是此前风风火火的社区O2O ,还是房地产开发商、物业管理机构端主导的智慧社区,始终缺乏“眼球”企业领军狂飙。
        2016年,智慧社区业内上市公司彩生活并购了万达物业,成为其并购思路做大智慧社区的又一经典案例。在其示范效应带动下,龙湖千丁 、万科住这儿纷纷瞄准这一领域 ,却始终无力突破某一城市市场覆盖份额过低的“阿喀琉斯之踵” 。不过 ,过于埋头社区物业端而忽视了写字楼  、医院、校园等的智能升级需求,成为智慧城市自下而上发展的最大掣肘。
        也是看准了上述行业痛点,技术驱动、平台第三方合作为出发点的特斯联科技在2016年发展迅猛,与不少大型地产、物业其携手,试图在原有智慧社区的基础上,提供智能通行 、智能停车 、能源合同管理(EMC)等多场景打通方案 。
        不出意外,2017年,这一模式的扩张速度、规模效应尤其值得关注 。在各级政府智慧城市规划此前“自上而下”与智慧社区“自下而上”的距离彼此拉近下,智慧城市从中枢到毛细血管的贯通,将成为老百姓可预期的便民“实事”。
        TOP9苏宁、京东革新下一代智慧物流
        在我国电商行业火速发展的同时,也催生了相应的物流行业的一次次变革。而站在浪潮最顶尖的 ,莫过于阿里巴巴和京东两大电商巨头 ,他们的智慧物流技术几乎已代表了地表最强 。京东X事业部智慧物流实验室  ,集结了机器人、人工智能算法、深度学习、图像智能识别、大数据应用等技术,让传统工业机器人具备了自主的判断和行为 ,胜任诸多复杂的任务,以此达到物流成本降低50%。内部人更是称其描绘了3年后电商大战的物流蓝图样本 。
    相比较京东宣传的第三代智慧物流系统 ,阿里系的苏宁云仓直接给升级到第五代智慧物流仓库,占地约450万平方米 。并于最近成立了苏宁成立物流研究院和S实验室。苏宁云仓日处理包裹可达181万件,是行业同类仓库处理能力的4.5倍以上 ;拣选效率每人每小时可达1200件,是同类最先进仓库的10倍以上;单个订单最快可以实现30分钟内出库,是行业同类仓库最快处理速度的5倍以上。
        智慧物流除了能够解决“双11”、“618”、“双12”的暴涨潮之外  ,也推动了许多对物流和仓储有高要求的行业的发展  ,如医疗冷链、农贸对接等智慧民生服务。
        智慧物流不是一项单一的技术或简单技术融合 ,仍需传统企业自身不断的尝试和革新、推翻和重建,一步步实现网络化、智能化、自动化 。然而在电商发展势头仍强劲不减的近几年 ,来自政策的引导和互联网物流企业的倒闭 ,传统物流转型必将迎来爆发式前进 。
        TOP10共享单车大热:呈现象级规模
        交通是关乎国家和民生的大事,交通拥堵一直是困扰我国一二线城市的难题 ,同时也是推动交通变革一步步到来的催化剂。解决交通拥堵的问题 ,除了依靠移动出行大数据之外,今年随着共享经济在我国的落地开花,共享单车成为资本界的新宠。
        共享经济的繁荣在我国落地的脚步还是比较快的,网约车方面,滴滴收购优步中国,网约车政策相继出炉 。而专注于“城市的最后一公里”的共享单车 ,在今年也展开了大范围的部署和投放 ,与往年的规模已不能同日而语,在许多城市已经成为市民短距离出行的日常选择。
        今年的共享单车行业呈现百花齐放的局面,而前段时间滴滴出行前后投资摩拜单车和ofo,也让两大玩家被业内外所熟知 。但是 ,因为“一夜爆红”式的发展态势,共享单车的商业模式未能同步迅速成熟,而是不断摸索,仍处于成长期。共享单车一般从校园为刚需场景切入 ,管理和收费模式较为简单、单一,然而从校园走向街头,这个稍显稚嫩的少年势必会遭遇不一样的挑战和阻碍。共享单车的前身们已经无数次证明,车辆损毁和回收是困扰共享单车可持续、可循环发展的老大难问题。对于升级版的共享单车,在定位、追踪、账户关联、信息记录等方面有了长足的进步 ,然而关于道高一尺还是魔高一丈的问题,现在下结论还为时尚早 。
        当然 ,“最后一公里”的发展 ,也需要基础设施和技术的逐步完善作为支持 。以定位服务为例 , NB-IoT 、LoRa等低功耗广域网络技术提供精准定位 、降低成本,是共享单车大热的先决条件。而底层技术与城市生活需求高度融合 ,真正体现智慧城市的初衷 。
        结语
        我国智慧城市的建设从顶层设计来看,仍要做好“持久战”的准备 。泱泱大国 ,百废待兴。智慧城市的建设不仅是关乎社会与民生 ,更关乎“两个一百年”的伟大复兴计划 。而随着国家和地方政策的持续利好,企业和群众的参与度逐渐提高,基础设施和技术的不断完善 ,智慧城市也会走向更高的阶段 。
     

    庄和闲科技:www.wjfanqun.com

    关键词:

    < 1234...35 > 前往


  • XML地图